长时间压力大增加心梗风险
先说结论:15% 的患者在发病前没出现任何传统风险因素,换句话说他们是没有“三高”,不肥胖不吸烟的健康人群,所以一定有其他风险因子,压力就是其中之一!
新三大诱因
说到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,大多数人更关注的是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“传统因素”
近期,《欧洲心脏杂志》刊发一项研究显示,社会压力、环境污染、感染性疾病这三大“污染”,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,促使血栓形成,甚至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,威胁心血管健康
这些因素的综合暴露及相互作用,会使人体产生有害代谢变化,增加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
压力
医生说:“近些年在临床中,我遇到过不少四十岁左右的患者,没有‘三高’等传统风险因素,突然就心梗了。”
这些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,当长期处于压力之下,人的血管内皮就会受到损害,促使动脉硬化早发,且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;若再遇到重大或突发事件,可能导致不良结局
2023年《柳叶刀》曾刊发研究显示,社会压力、孤独和社会隔离等“情绪污染”已成为心血管疾病重要危险因素,新冠疫情后,该问题在全球更加显著
另一项纳入52个国家心血管患者数据的研究显示,慢性心理因素与急性心肌梗死风险翻倍有关
感染
呼吸道感染、牙周病、幽门螺杆菌感染、衣原体感染已被证明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
美国《循环》杂志曾刊发研究表示,牙周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更高,因为有炎症的牙周组织可成为细菌产物和炎症介质的储存库,并将其通过循环系统输送到全身各处,诱发甚至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
新冠疫情期间,一些感染者死于急性心血管事件,原因是患者在感染病毒后,身体出现血小板活化、凝血机制改变,造成斑块不稳定,血栓风险大幅增加;同时,肠道通透性增加,导致内毒素血症,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风险
此前一项研究显示,空气污染(PM2.5和臭氧)造成欧洲79万人死亡,其中40% ~80% 死于心血管疾病。在空气污染中,PM2.5对心血管的伤害在近些年备受医学界关注。
污染
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、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、土壤污染和水污染、光污染、噪音污染
其中,空气污染已成全球疾病和过早死亡的主要环境原因
2021年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刊发研究称,高浓度的PM2.5会使血压升高,引发冠脉粥样硬化及斑块不稳定,诱发心率失常甚至心肌组织改变
另外,随着全球变暖持续,热浪与空气污染具有协同效应,或导致心梗死亡率升高
光污染、噪音污染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异常,导致植物神经系统紊乱,“就像给一个人不停地打肾上腺素,可能诱发心脏猝死”
土壤可能受重金属、杀虫剂等污染,不可避免地会污染食品、饮用水,最终通过氧化应激对人体造成伤害
水污染可能导致人体中的重金属积累,其中镉、铅和砷与不良心脏事件、心血管死亡事件密切相关